广东从化太平中学初中一年级某班的同学,因有人将班主任老师花名为“茶煲”写进周记,而让班主任知晓自己“花名”被学生叫了个遍,班主任一怒之下先让40余名学生自掌嘴巴,其后这些学生又被该老师几乎逐个扇了耳光。(12月11日《广州日报》)
学生小娟和小婕说,胡老师的花名由来已久,她们是从初三的师兄师姐那里得知“茶煲”这一叫法的。
不准体罚学生的规定教师不可能不知道,但近来却频频出现此类现象,而且当事教师无一不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拿出了极端的惩戒方式:罚站、掴耳光甚至逼学生喝酒。拿广东此次事件来说,学生给教师起花名,不管是恶意还是善意,也不管是为了抵毁还是为了表达亲近,做为教师,都不能因此就掴学生耳光。
可以肯定,关于此事的报道和对当事教师的舆论批评会在近期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上。但我们在责问教师法规意识和尊重学生权利思想哪儿去了的时候,也该好好想一想,是什么导致了教师理性的丧失、行为的过激甚至是失控?
首先,教师自身工作压力增大。近些年来,各地各学校虽然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但一些地方教师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特别在一些乡镇和农村学校,一个教师带两到三个班级的现象并不鲜见。上百名学生的功课需要教师操心,这势必会让教师处在一种难以应付的焦虑之中,从而最终导致其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失去耐心,选择用极端的方式予以惩罚。
其次,过度强调学生及家长的权利使教师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以往,我们的教育状况是,学生和家长完全服从甚至听命于学校管理。如今,包括不得体罚学生的相关保障学生权利的规定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从学生角度过度的单方面强调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管理权限的失衡,让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时,于管与不管之间,多了几分犹豫;于怎么管才能既达到教育效果又不侵犯学生权利之间,处在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再次,舆论越来越多的关于教师负面新闻的报道和师德的拷问给了教师许多无形的压力。教育体制弊病,学生是受害者,教师同样也是。但近来社会各届在讨论教育体制改革、关注学生权利的时候,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担负着教育体制实施、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加上舆论对教师教育该不该功利化的责问,个别教师师德缺失殃及教师群体被拷问。这使得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教师在无形和无意中给自己本来就失衡的心理天平上增添了法码,一旦问题学生的行为超过了其所能容忍的心理底线,他们就成了教师释放压力和焦虑的楔机和突破口。
教育改革步履艰难,在如今还在实施的带病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权利需要强调和保障,教师的压力同样需要关注。社会、国家、舆论及学校管理者如果偏向于任何一方,都难免会导致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关系失去平衡。 (刘鹏)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