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少媒体报道了沿海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针对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不少官员、专家提出“廉价劳动力不再廉价”一说,笔者认为此说很荒谬,至少在当下的体制机制下,简单的套用供求关系来估量劳动力价格是十分不明智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得益于完备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的国家,供求变化带来的价格变化就越明显,反之则越模糊。这里说的完备的市场经济,不仅包括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还要有相关的法治、民主、人权等要素的配套,缺乏这些政治、文化层面的配套,市场经济就难以按预定轨道运行,而由此带来的偏差也使价格因素难以预测。
劳动力价格便属于难以预测的范畴,要使劳动力的价格随着供求而上下波动,必须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譬如罢工权、结社权、自由组织工会权,完善劳动法并严格执行,这样能使劳动者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力,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博弈因素。当薪酬降低或达不到期望薪酬时,劳动者可以选择辞职或罢工等手段来抵制低薪,当劳动者被恶意欠薪或企业不遵守劳动法、用工合同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放心的救济措施使自己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变化中的能动因素,可以根据自由市场的供求状况选择是否提高自己的身价,出现大面积供不应求时,薪水自然“水涨船高”。
而缺乏体制保障的情况下,劳动者便不会这么幸运,不论市场的供求变化是否明显,其薪酬待遇都难以与供求变化成正比,特别是在有庞大劳动力基数的国家,“劳动力不再廉价”也只能算是虚妄的幻想。
要使劳动力不再廉价,必先提高劳动者的博弈能力。首先,要在立法上继续完善劳动者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力;其次,政府劳动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另外,还要鼓励NGO等社会组织协助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谈判。
我们不谈何谓“廉价”,当劳动者被剥夺应有的权利时,他们难以有尊严的工作,更不可能融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而一个被排除在市场之外的劳力群体,他们的正当价值如何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廉价,背后是一代人心酸的血与泪,而告别廉价岂能靠虚妄和幻想。(张军兴)
(责编:李艳)
- 2009-09-22“民工荒”究竟是谁造成的?
- 2009-09-09深层次矛盾不解决 民工荒将成常态
- 2009-09-11“民工荒”的背后是企业的短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