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事故发生后,网上微博、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说“乘客有八九十人,死伤数十人”。这些帖子不断被转发,网上形成了关注热潮。同时,邵阳县官方发布的数字也不断变化,从9日下午最初的“乘客39人,死亡8人”到“乘客45人,死亡11人”,至11日12时数字更新为“乘客50人,死亡12人”。

看到新闻的人都在怀疑官方在这里究竟说了多少假话,为何乘客人数和伤亡人数总是不断在更改,一日三变的乘客数,一天三更的伤亡人数,都让我们看到这次沉船事故中,某些部门在瞒报和谎报。但笔者想问的是送这些学生上末班船的学校,是什么让你们穷凶极恶的把孩子送上了不归路。

新闻中提到人员严重超载,现在笔者想问问学校:为何要超载?究竟什么使得你们放心的让超载的船驶出你们的视线?学校每年都会收取学生上缴的交通费,然后统一管理和使用,由学校负责学生的交通。我们无法得知学生每年上缴多少钱的交通费,但学校付给渡船的船费却是2200元。新闻中还提到了首次这个词,就是说学校是首次雇用这艘船载学生回家。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学校明知道这艘船限载14人,却还要将50多名学生(官方统计数据)送上船。

去年的12月27日,湖南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松江镇的一辆送学生的三轮车发生意外,整车坠入河中,20名学生当场就死亡9人。去年的阴影还没等驱散,今年的9月9日,又有12个孩子失去了生命。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两次都是因为超载,才导致学生的死亡。当地获救的学生说,他们站在船上,想动一下都不行,船是严重超载。这种明知超载,还要让学生上船的行为,是因为侥幸和省钱的心理吗?校方和上级有关部门在此事件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明知这艘渡船会严重超载而不另找交通工具,任由这艘船装载学生,这就会导致船在稍微有些碰撞或者蹭刮时会出现意外,而这意外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生命被消失。校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钱!


学校的各种费用都是国家给支出,但有个弊病是要先提前申报,并且发票等都要送交上级审核,通过后才会拨款到校。如果是城市里的学校,他们不会在意这种不合理的上报审核制度,因为他们手中的活动资金多。但这项制度放到农村却有很大的困难,农村的教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中的学校,农村的学生分散在各乡,集中到一起就需要有交通工具(校车)。但大多农村的学校却没有校车,学生如果做公交车,虽说这样会更快,但费用却高。虽然学生缴纳了交通费,但学校为了节省开支,就把这些学生送到一条船上,这样既能减少费用,又能让学生到家,但学生安全的问题却不在他们考虑当中。

学校为了省钱,把学生的命运交给了一艘船。船主为了赚钱,就让学生坐上了这艘超载了几倍的船。而学生们,在懵懂中开始了生命的末班车之旅。

每个生命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无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是只有一次,但为什么这些生命却要永远的消失。每次的事故都会引发制度的漏洞和监管的不到位,也会引来一系列的安全责任通报,但谁又能真正的警醒呢!这是高文化背景国家的耻辱,在低文化背景国家里,会用法律来约束人类,因为他们相信法律和制度能让国民安定。这点是我们拥有文明历史,和文化的国度所根本无法达到的,生命失去叩问了谁的责任?

为了能回家过中秋节,那些孩子上了他们人生的末班船,这是条没有退路的船,也是条永远到不了彼岸的船。生命就在这条末班船上消失了,亲人的呼唤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回声,那上课的铃声再也无法叫醒他们,书包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生命就这样走了,沉甸甸的走了。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是我们的希望,但为什么我们的未来就这样断送在祖国的手上。这个中秋,就连明月都在哭泣,他们躺在白色的塑胶袋里,在黑暗中是那么的刺眼。呼唤孩子的母亲,寻找妹妹的姐姐,叫孙子回家的奶奶,他们在无助的嘶喊,搭上末班船的孩子没有回答。不再应声的孩子们,天堂里不会有沉船,天堂里更不会有末班船。

' />
邵阳县“9?9”沉船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12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红网)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是最大的民生,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是我们的安全生产恶性事故居高不下,从温州动车追尾出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引发了公众对高速发展的铁路安全的质疑,经过这一舆论风暴,在全铁路系统尤其是高铁系统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在广深高铁竟然发现50多处隐患,由于检查实,这些隐患得于及早解决,没有发生恶性事故,这就是安全生产防患未然的有力例证。

湖南邵阳发生翻船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再一次告诫我们,安全意识的弦松一松,安全生产形势就会紧一紧。一些平时看起来不会注意的细节,不注意的场所,没有安全意识存在,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就会造成重大事故,邵阳沉船事故原因与其安全意识丧失,造成超载是重要的因素。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的事故,那是无法补救的。

湖南认真汲取邵阳沉船教训,很快行动起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汲取深刻教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举一反三地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对有可能出现隐患的厂矿企业、部门要害,要求做一次彻底的摸底排查。这就是在事故之后,拉紧了安全生产防患未然的牛鼻子,以血的教训,告诫人们,安全警钟必须常鸣,防患未然是安全生产的最好安全措施。

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有一套科学成熟防患未然措施,“四不放过”与其说是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不如说是防患未然的警戒线。如果我们认真汲取每件小事的教训,认真查找,及时整改,安全事故的苗头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只有做到了这个境界,重大安全事故才会杜绝。可是我们在防患未然上,总是走过场,掉以轻心,其内涵就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总以为自己的安全是可靠的,人家是有问题的,人家的教训看得很分明,自己的麻痹总是被隐藏,一旦出现不可意料的新变化,灾难也就难以避免了,这不仅体现在邵阳沉船教训上,动车出轨也是,经常出现的矿难也是如此。

湖南强调抓安全生产,必须以铁腕手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事故责任追究到位。这不能是墙上画虎,要使这铁的手腕起作用,必须做到责任的落实;只有责任落实了,才能使举一反三有良好效果,安全生产才会有可靠保障。

' />
还有多少被挖得满目疮痍的河道,像是一个个巨大的陷阱“潜伏”在村庄?还有多少桥梁应建未建,村民们只好用种种危险的方式渡河?

邵阳沉船事故的善后工作还在继续,12名遇难者的家属已与当地政府签订赔偿协议,当地有关部门决定投资1400万建一座大桥。而据报道,此前当地镇政府曾多次向上级提交报告请求建桥,但一直未果。

沉船地点上下约50公里水域内,没有一座桥,两岸10万百姓要过河只能靠渡船。而人多船少导致的超载,加上水下被挖得千疮百孔的河床,成为这次船祸后果异常严重的重要原因。如今的建桥决定,算是从根源上消灭了一个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昨天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大约一个月前,河南内乡县一位69岁农村老太太,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这位“最美奶奶”感动了中国。但记者了解到,在老太太牺牲的湍河地段,河道也因采沙而变得高低不平,深水区有四五米深,涉水的几个孩子不知深浅,酿成祸端。更匪夷所思的是,和邵阳一样,附近的一座桥被洪水冲毁6年,一直未修复,3年来有8人在该处丧生。而在“最美奶奶”救人牺牲引发舆论关注之后,内乡县才决定在该河段修建一座新桥。

人死了,想起要修桥。这样的决定,来得实在太晚了一些,代价也实在太大了。

其实,引发这些事故的很多原因,早就该引起当地政府部门注意,并加以解决。比如,在邵阳,当地无序采沙让河床变得沟沟坎坎、隐患重重,此前也曾有儿童在挖沙坑中溺水而亡,村民们对此早已是怨声载道。邵阳县政府也并非不知道隐患的存在,但种种禁令和公告从未得到有效落实,有村民直指是因为有官员参股。

相似的原因,相似的人命悲剧,让人们不能不追问,还有多少被挖得满目疮痍的河道,像是一个个巨大的陷阱“潜伏”在村庄?还有多少桥梁应建未建,村民们只好用种种危险的方式渡河?而各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何总是对“隐患”视而不见,直到发生重大事故?

事故发生之后,湖南出资1400万元在邵阳事发河段修建新桥,河南内乡县事故点的新桥也将投资3000万元。由此可见,对地方政府来说,修桥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出事”,以“出事”为标准来完善公共服务,实在太不应该。

连续的两次事故,已经证明违规挖沙、桥梁受损不建并非孤例。鉴于一些地方政府在治理挖沙乱象时长期存在主观不作为、消极作为,在审批桥梁修复、建设时存在权限不够的客观情况,建议省级乃至更高级别的有关部门,对全国挖沙的河道进行普查、整顿,对损坏的桥梁、该建未建的桥梁进行统一修建———一句话,不要等到“人没了”才去建桥。

□敬一山(媒体人)

' />
危险河道如何治理,超载问题如何整顿,人们的出行安全如何保障,显然不是凭一日之功就能完成。痛定思痛,亡羊补牢,这是惨痛事故留给邵阳乃至所有存在非法采沙问题的地区必须完成好的作业。

9月9日,发生在湖南邵阳的沉船事故,让12个人在中秋前夕结束了人生旅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提前放假回家过节的学生。这些消逝的生命,留给社会许多沉重的思考。

出事河流名为夫夷,这是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河流名,河水平缓如镜,清澈多沙。在当地人记忆中,往日的夫夷江是温和的,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挖沙暴利的鼓动下,非法挖沙之风甚嚣尘上,现代化挖沙船纷纷登场,将河道挖得满目疮痍,深坑遍布。

5公里水域聚集20条挖沙船,生生把一条景色宜人的静美之河,破坏成一条危机四伏的危险之河。失事客船的螺旋桨挂上挖沙船的钢索,这样的“麻烦”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经常上演的河上纠纷。如果说从“夫夷”到“夫危”的河道,一直就让渡船上的人们承受巨大的安全风险,那么严重超载无疑是压垮生命之舟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事故直接原因看,挖沙与超载,成了邵阳沉船事故的两大“杀手”。然而,夫夷江从平和到凶险的变脸,却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非法采沙现象在当地存在长达十余年,政府禁令无人理睬,争夺沙源、滥采乱挖、越界开采等问题愈演愈烈,当地监管部门长期听之任之,甚至还出现了干部经营、官员参股的传闻,爆出了“看谁的本事和后台硬”等争夺沙源的潜规则。超载问题同样由来已久,一名经营渡船多年的船老板说,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督员一个月也来不了一回,除了收管理费,对其他事情几乎一概不管。

长期不作为,形成监管真空,致使河道糜烂,超载成风,不仅直接威胁河上往来乘客的生命安全,还导致沿岸村庄农田下沉、土地流失,危及村民安全。暴利驱动下的挖沙者,责任缺失的监管者,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公众安全的忽视,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持久伤害。邵阳沉船事故的偶然与必然,折射出一群“失重”生命的处境与命运。

事发后,一位挖沙船股东出于“良心发现”,揭露了不少内幕,希望政府从严从快清理好河道,停掉所有采沙船只,这“不仅仅是为了遇难的孩子,也为了我们的家园”。尽管当地已对副县长等3名干部问责免职,但危险河道如何治理,超载问题如何整顿,人们的出行安全如何保障,显然不是凭一日之功就能完成。痛定思痛,亡羊补牢,这是惨痛事故留给邵阳乃至所有存在非法采沙问题的地区必须完成好的作业。

' />
湖南邵阳县沉船事故后事发河段河水一夜暴涨,村民怀疑是有关部门用来掩盖因挖沙而裸露出的众多沙丘和用“放水”来赶走河滩上的死者家属。对此,沉船事故发言人、邵阳县副县长段绍兴称,这可能是夫夷河上游的广西资源县河段涨水导致的,而邵阳县县长赵湘明对此的解释是,好像是上游新宁县电站发电放水所致。(9月12日《羊城晚报》)

沉船事故尚在打捞搜救的节骨眼上,出事河段上游却河水猛涨,不仅淹没了之前的沙滩和沉船,也给进一步搜救制造了障碍。对于邵阳县领导的两种解释,很难令人信服。这个诡异的河水猛涨的谜团,必须解开。

媒体披露该沉船事故待解三大谜,即渡船实载人数至今为谜、水位缘何一夜猛涨和无序采砂为何无人监管,其中“水位猛涨”格外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据悉事故发生的当天,塘田市镇当地并没有下雨。当地村民讲,即使是上游降水,河水也应是浑浊的。若是故意放水,水就是清的。而有位常年在事发河段垂钓的老人说,那天的河水很清澈。这怎么解释?

还有,当地村民们说,夫夷江上游有座“老虎坝”放水了,下游又有座“东方航坝”把水拦住了。这就是说,假如是“上面的水坝因为发电放水”,应该还有一道水坝拦住,何况下游河段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沉船事故,搜救远未结束。即使发电站真的要放水,那也该请示有关方面并经许可方可放水。那么,谁给予了发电站放水淹没下游事故现场的权力?

事故沉船尚未打捞上岸,事发时船上人员及其落水人员数字还需进一步核实。相关搜救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抓住河水较浅的有力时机,尽快搜救失踪人员和打捞事故沉船。不管是上游降水还是发电站发电放水,岂有不经许可就随意放水之理?若是人为放水,又是得到了谁的授意?


很显然,如果是蓄意放水,其目的极其险恶。河水猛涨,淹没的不仅是之前的沙滩和沉船,还有那些被挖沙船挖得千疮百孔的河床。而导致此次沉船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超载客船螺旋桨绊到挖沙船钢丝绳。试问,这些挖沙船之所以成为该事故的“勾魂索”,不就因为当地职能部门长期对滥采乱挖视而不见、姑息纵容吗?近些年夫夷江中挖沙作业泛滥,众多沙石堆还阻碍了河道航行,这是不争的事实。难道有人试图淹没这一事实?遇难和失踪人数越多意味着责任越大,破坏现场扰乱搜救,难道不会罪加一等吗?

现在邵阳县副县长吴善成、塘田市镇镇长唐向龙、邵阳市三江口地方海事处处长何建华已被免去职务,客船及挖沙船船主等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事故的责任追究似乎很迅速,希望这种迅速“免职”的处理,不是让当事人暂避风头的另一种息事宁人。

更值得追问的是,河水一夜猛涨的原因,当地政府必须做出交代,而上级也该将此事一并纳入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事项。只要查一查上游是否降水,或是否是发电站放水以及何人授意放水便可。每有事故总有掩盖瞒报,而在“天不降雨人工涨水”的背后,到底掩藏着怎样的玄机,公众有权知道真相,遇难者的家属更有权得到公正而权威的解释,包括对涉嫌“涨水掩盖罪行”者的应有处置。

' />
看到沉船事故遇难者现场,村民王刚(化名)夜不能寐。9月11日凌晨,他写下了一封长信,细数塘田市镇挖沙乱象。“政府部门没有控制开采,水利部门不监督采沙老板合理合法开采。村民去水利局告状,反而被水利部门官员告知采沙老板告状者是谁。县水利局有官员参股其中,例如水政股一吕姓股长就在其中。”他认为,官员参股是导致违法开采屡禁不止的原因。(据2011年9月12日《新京报》)

透过每一次血淋淋的事故,我们总是能够从中发现人为因素作祟。仅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倒转事故为例,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固定扶梯驱动主机的四个螺栓,一个脱落,一个断裂,造成主机发生移位,主驱动链条脱落,使扶梯失去动力,乘客随即以自重下滑,事故因此发生。这起事故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去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发生的事故。同样也是电梯倒转引发,导致25名乘客受伤。当时公布的事故原因,和北京这次事故的原因几乎如出一辙。

事实上,类似7月5日发生的扶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了。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自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惨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仅暴露出行业的自查体系形同虚设,而且也可以断定政府监管体系存在问题。顺此推开去,仔细想想,食品、医药、制造等领域出现的问题,究竟是奸商太多,还是官僚太多呢?

如果说吃一颗豆不知腥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吃一百颗豆还不知腥则是要严厉惩罚的。生命和财产都是宝贵的,发生事故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我们不希望事故发生,但最惧怕事故发生后仍无动于衷。在事故之后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翻箱倒柜地调查隐患,认真整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是,无论是运营部门还是制造企业都没有汲取教训,把公众生命当成了儿戏,电梯运行事故能少得了吗?

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在邵阳再次上演。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发生沉船事故的“湘邵0018”船老大银希祥行船十多年,“经验丰富得很。他最让船夫们佩服的本事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水域,他都能顺利掉头。”然而,这次他却没能驾驭住这只船。对于发生事故的原因,塘田市镇下一村村民一致认为,根源在于疯狂的挖沙。


如今,在夫夷河愈演愈烈的沙源争夺战中,挖沙船越挖越靠近河岸与村庄,导致村里农田开始下沉,“别说河道的危险,如果再发一次大洪水,我们村庄都会完蛋,水土流失太严重了。”尽管村民们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有人当时出2万承包河段;有的甚至说只要不挖沙,每年给村里1万。但没用”,最后都不了了之。河段内各种私人或违规的采沙船层出不穷,河中心的挖完了,挖边上,有时候还为沙源打起架来。

为此,邵阳市水利局和塘田市镇政府曾发一份公告强调,村组、个人不能擅自买卖或租赁河道采沙权,违者若是村干部由政府或党委给予行政处分,严重者交司法部门处理。严禁开挖老岸,不得在禁区内,水利工程保护区内,桥梁和码头保护范围内采沙,违者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从重处罚。而目前夫夷河林立的尾堆和随处可见的采沙船,则狠狠地讽刺了相关部门的公告。

那么,何以导致河段内违规采沙屡禁不止?据村民透露,在沙源大战中,最终谁能争取到沙源,“就是看谁的本事和后台硬。”谁的本事硬?谁的后台硬?这是不言而喻的。显然,村民所说的官员参股是导致违法开采屡禁不止的原因,也是酿成这起沉船亡人特大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艾萨克·牛顿说:“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邵阳这起12人死亡、20人受伤的特大事故,让人们再一次领略了每一次事故的背后总是有人祸存在。在琳琳种种的事故中,尽管人祸总是显得难以捉摸和预测,但它对预防事故发生却有迹可循:官员必须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执政这民。惟有驯服权力,将权力全部置于阳光之下,置于人民的全方位监督之下,才是有效破灭每一次事故背后总是有人祸这一魔咒的良方。

' />